打开APP

《自然·衰老》:全面预测衰老!5万余张“脑片”分析发现,大脑成像数据可预测认知障碍、脑萎缩、老年人身体虚弱、慢性病等等结局

来源:奇点糕 2025-07-15 10:30

本次研究使用的则是达尼丁研究中,860名参与者45岁时收集的单次T1加权MRI扫描数据,通过包含315个脑结构特征的弹性网回归模型建立了DunedinPACNI。

衰老不只是时间流逝的结果,更是一个涉及多个器官系统长期逐步退化的复杂生物过程。近年来,研究者发现,同龄人之间的衰老速度存在显著差异,这种个体差异不仅影响健康寿命,也为干预衰老提供了新的切入点。为了衡量这种差异,科学家想了很多办法,诸如表观遗传时钟等生物标志物,就是一种客观衡量衰老、预测衰老相关生物过程改变的工具。

近期,杜克大学科研团队在《自然·衰老》杂志发文,研究者们利用知名纵向人类发展研究达尼丁研究(Dunedin Study)的数据,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神经影像学指标,DunedinPACNI,基于个体45岁时的大脑MRI数据,该指标能有效反映多个非脑系统的衰老轨迹,包括认知能力、生活能力、多种慢性病和死亡的风险。

也就是说,一张脑片,我们就能看透全身的老化进程了,属实是非常神奇。

本次研究参考的达尼丁研究队列,是世界上最著名、最深入的纵向人类发展研究之一。它全名为达尼丁多学科健康与发展研究,始于1972-1973年,由新西兰奥塔哥大学(University of Otago)主导。该研究长期追踪达尼丁当地1037名于1972-1973年出生的婴儿,每隔几年就会对参与者进行系统性体检、访谈、心理评估等等,因此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数据。

在诸多研究项目中,研究者们尝试追踪心血管、代谢、肾、免疫、牙齿、肺等19种生物标志物与衰老之间的关系,其结果也包括表观遗传时钟DunedinPACE的出现。

本次研究使用的则是达尼丁研究中,860名参与者45岁时收集的单次T1加权MRI扫描数据,通过包含315个脑结构特征的弹性网回归模型建立了DunedinPACNI。

分析结果显示,该指标在样本内与实际生物衰老速度的相关性r=0.60,在100次交叉验证中平均相关性r=0.42,预测能力与主流表观遗传衰老指标相当。得分较高者表现出较差的身体机能、认知能力下降、主观健康状况较差及外貌更显老态,反映出该指标能有效捕捉个体的衰老差异。

研究者在英国生物库(UK biobank)和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倡议(ADNI)两个独立数据集中测试了DunedinPACNI的能力,得分较高者普遍表现出了较差的认知能力,且不受APOE基因型影响。

令人兴奋的是,DunedinPACNI还能够预测未来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的发展。分析结果表明,基线得分较高的认知正常者,在未来16年中更有可能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(MCI)或痴呆,风险比1.49;基线诊断MCI者,也更容易进展为痴呆,风险比1.44。

DunedinPACNI的厉害之处在于,它的预测能力不仅限于大脑,还能反映全身的衰老相关风险。测试集中,分数较高的个体表现出了更高的虚弱程度、更差的自评健康、更高的慢性病患病率,并能显著预测未来罹患心肌梗塞、COPD、痴呆或中风的风险(HR=1.14)。

该指标还能预测全因死亡率,相较评分中位数者,DunedinPACNI评分排名前10%的人死亡风险至少增加41%。

可能会有人担心,DunedinPACNI基于达尼丁当地人建立,在其他地区和种族的人中还依旧成立吗?针对这一点,研究者另外建立了由369名拉丁美洲成年人组成的数据集进行了验证,发现依旧能够完成相应的预测任务,且效应大小与其他测试数据集相当。

最后,研究者对比了DunedinPACNI与其他现有大脑MRI衰老指标,发现DunedinPACNI展现出了更强的预测能力,并能对更多健康结局给出解释,证明了相当高的实用价值。

不过,研究者表示,DunedinPACNI目前还只是一个研究工具,要让它能够真正应用于临床环境,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

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“来源:生物谷”或“来源:bioon”的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。非经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,须注明“来源:生物谷”。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,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。

87%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、评论、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->